《海洋技术学报》
苏州评话传统作品中有着为数不少的军事或战斗篇目,因其容易“出戏”、故事性较强而颇受群众的喜爱。及至现代,军事在纯粹的钢铁与热血中有了更多意志的展现——宣传军事成就和军事领域人物的杰出成就,以增强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如何延伸传统苏州评话的创演路径,为军事故事多加一点“料”,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做了一些尝试。
但之前说过的此类作品,多数篇幅相对短小且分量不够,思想也稍显单薄。细细揣摩下,那些作品都有深浅不一的传统印记,突出表现为对军事描写采用“大写意”手法,细节刻画的真实性不足,因之对现在受众的影响力不够,自然也无法全面传递自身要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如此一来,探寻一条新的路径就成了必需。
我不是军人也不是专业军迷,但对各种新闻中的军事报道也有不少“大而化之”的了解。五代机歼20出现、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下水、第一艘055型驱逐舰下水,如此等等都被热议一时。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如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出现有关注度。当年刘华清将军在美军航母上表现出的如小学生般的拘谨感和羡慕刺痛了亿万中国人的心,而曾几何时美国人对“中国军舰是我们所见过的保存最好的古董”的“夸赞”进一步加深了近代百年屈辱从海上来的历史记忆,没有哪个国家如此渴望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特别是这个国家在世界史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拥有首屈一指的强大力量。而“辽宁号”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种意义无论怎么论述都不过分。同时因为“辽宁号”的前世今生,其故事性也不缺,如此完美的题材绝不容错过。
在打定主意要创作一个以“辽宁号”为故事核心的评话作品后,我留心收集了大量关于“辽宁号”的公开信息,更有幸得到了徐增平先生的大力支持。但等到万事齐备、要真正着手创作时,现实问题却接踵而至。
1.写什么。众所周知,“辽宁号”的前身是苏联/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而当年引进“瓦良格”号百转千回的过程,长久以来都是中文网络圈热议的话题。如果从纯故事的角度来讲这段故事,肯定会好听,但多半会与一些已有的文字“撞车”,作品的厚度也不一定能“涨”起来,还容易给作品中掺进某些狭隘的因素,不利于群众正确认识那一历史事件。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相关作品也迟迟没有开始创作。最后我想到一个办法,在进社区说书时试着把自己打好的底稿说给群众听,从航空母舰到舰载机,从舰载机讲到舰载机飞行员,歼15总师罗阳、“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中国人民解放军挂像英模”张超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和相关的情节就在这尝试性的表演中慢慢丰富起来。表演中我很注意留心群众的反应,仔细揣摩哪些内容是他们已经从网络上了解到的,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他们能为之扼腕流涕的。就这样我的作品框架慢慢搭建了起来,内核也有了。不论技术如何发展,军事的关键还是人,而以罗阳、戴明盟、张超等为代表的“辽宁号”人物群像兼具故事性和正能量,对矢志不渝的追求、勇于探索的坚持和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做出了生动诠释,他们就是我的作品的核心。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航母的真正力量在于其搭载的战机,而我这个作品真正感人的地方也应该是这一群人物。“辽宁号”甲板上不仅要放飞我们自己的战机,更要展现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途径,也是我们曲艺人应该追求的作品效果。
2.怎么写。丰满的人物形象譬如一支支鲜花,但如何把这些鲜花整合成一件艺术品,还是颇让人挠头的。我打算参考《战马赤兔》和《唐·三彩》两部中篇评话的表现手法,在评话中加入音乐元素,在丰富其表现内容时增强艺术的感染力。但经验可以借鉴却不能照搬,在《战马赤兔》中加入音乐是为了烘托气氛,而《唐·三彩》中的音乐则起到了串联不同片段的作用。那在这个作品中该用什么样的音乐,音乐又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祖国的海疆壮丽宽广。
我爱海岸耸立的山峰,
俯瞰着海面像哨兵一样。
海军战士红心向党,
严阵以待紧握钢枪,
我守卫在海防线上,
保卫着祖国无尚荣光。
在无意中听到这首《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时,灵感一下子涌入了我的脑海:这不就是我要的音乐吗!这首歌不单可以增加气氛,更能引起共鸣,烘托主题,这就像一只精美无比的花瓶,我要把那些鲜艳的花朵插在里面。同时我也把原题目《中国航母诞生记》改成了现在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上一篇:我们的目标征服大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