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技术学报

国际标准“舞者” 

来源:海洋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1

由CCS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船舶与海洋技术——液化天然气加注干式接头的技术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对提升我国技术标准在行业中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7月1 5日,由中国船级社(CCS)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船舶与海洋技术——液化天然气加注干式接头的技术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CCS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又一次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该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水上LNG燃料加注的安全、高效发展。

双雄逐鹿

2016年1月13日,腊月初四,一阵寒风吹过,让路上的行人加快了脚步。此时,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六角亭新路128号的一栋7层办公楼里,正在紧锣密鼓的张罗着一件重大事件,热情高涨,与那冬日里的严寒形成强烈对比。

经过一阵忙碌后,所有人全都聚集到一个工位前,屏气会神地看着电脑屏幕,该工位的主人正在电脑上填写一张电子表格——ISO新工作项目提案表。该提案是CCS联合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和ISO船舶及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提交的制定LNG加注干式快速接头国际标准的立项申请,并附上了标准大纲(草案)。表格末尾处的提案项目负责人一栏写着,吴顺平。

吴顺平,CCS武汉规范研究所工业技术部(研发部)副主任。此时,他刚被推举为该项目组长仅两个月时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带领团队提交立案申请,并起草了标准大纲,这都要归功于他自2014年12月ISO/TC8成立新型燃料动力船舶工作组WG8(Liquid and Gas Fueled Vessels)以来,便代表CCS全程参与了该工作组的标准研制工作。按照流程,ISO/TC8秘书处接收到新提案后将择时上传到工作平台,向成员国征求意见。根据规定,当赞同票数达75%以上且有5个国家表示愿意派专家参加该标准制定工作,该提案才可正式获得通过。

腊月正值年终岁首,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迎来中国人最重视的中国新年。这时大家的心早已被新年的喜悦填满,陆续投身到了年前的准备中,一切等过完年再说。然而就在这时,从ISO传来的一个消息让众人刚放松下来的神经再次紧绷,即可进入备战状态。据了解,ISO所属的两个分委会ISO/TC8和ISO/TC67(石油石化及天然气设备材料与海上结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心有灵犀”般同时提交了制定LNG加注快速接头标准的立项申请。收到消息后,双方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交涉,1月22日,两个分委会主席经过初步沟通后决定,暂由双方项目的组长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作为TC8项目组长的吴顺平此时有了强烈的预感,本次标准制定之路注定充满荆棘。

要解决两个分委会的“撞车”问题无非两种方案,两者取其一或者成立联合工作组。ISO/TC8提出,作为ISO驻国际海事组织(IMO)唯一联络代表,制定LNG加注快速接头国际标准是对IMO《国际船舶使用燃气或其他低闪点燃料安全规则》(IGF规则)的细化补充,并表示若选择建立联合工作组,则联合工作组的组长必须由TC8项目组长担任,否则将有悖于ISO/TC8在船舶应用新能源领域制定标准的总体推进思路。同时,ISO/TC67方面的态度也较为坚持,不愿妥协。这么一来,便只能二者取其一了。然而,究竟谁留谁撤却是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为了尽快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由双方项目组长牵头、各方经过多轮且充分的讨论与磋商后认为,从职能划分来看,ISO/TC8的研究侧重产业链下游技术研究,聚焦船舶及海洋技术,而ISO/TC67更侧重于产业链上游操作方面,聚焦陆上和海上能源开采等;从经验方面来看,ISO/TC8早在2014年底便顺应市场需求成立了专项工作组WG8,开始着手制定LNG燃料动力船加注标准(ISO ),在制定该标准时便早已提出,标准化加注快速接头将有助加强LNG燃料加注作业的安全性,此后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也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ISO/TC8 ISO 项目的内容完全可以覆盖ISO/TC67 ISO 项目的内容。最后,双方主席经过进一步沟通与交流后决定,ISO/TC67撤销其所立相关项目,仅保留ISO/TC8的项目。同时,ISO/TC67的相关专家将被允许自愿参与到ISO/TC8的项目中,各方达成共识将为推动LNG燃料的安全发展而努力。

2016年6月,ISO/TC8/SC11(短途运输和近海联运分委会)全会和WG8工作组会议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吴顺平组长受邀向与会专家介绍该项目相关情况及进度。会后,WG8召集人Steve O’Malley先生专门致信TC8秘书处,表达了对吴顺平组长的认可,同时传达了与会专家对其的认可与肯定。Steve O’Malley先生表示 :“要知道,这些专家可从不轻易表扬人,他们对吴顺平组长印象深刻。”

上一篇:面向学科交叉的“工科大学生科研训练”探究
下一篇:没有了